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向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希望,爱国、励志、求真、力行,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。这四点希望,其根本点在忠于祖国、忠于人民,出发点在立鸿鹄志、做奋斗者,着力点在求真学问、练真本领,落脚点在知行合一、做实干家。青年成长为有理想、有学问、有才干的栋梁之材,四项素养缺一不可,最终需要在力行和实干中实现。
“长安何处在,只在马蹄下。”古往今来,无论通达美好梦想,还是成就壮丽事业,坦途只有一条,那就是一往无前地实干;捷径只有一种,那就是久久为功地力行。多少青春年少,都喜欢指点江山,都梦寐少年得志,都渴望年少成名。不能不说,渴望远方、敢于梦想是青年的优势,但眼高手低、驰于空想、怠于实践也往往是青年的劣势。所以许多“过来人”总会告诫,“少年得志大不幸,千金难买少年穷”。未经磨砺的青春称不上美丽,知行合一、严谨务实、苦干实干,梦想才会成为青春腾飞的翅膀。
100年前,国学大师章太炎在一次演讲中谈及青年弱点,尖锐指出青年“把事情看得太容易,其结果不是侥幸,便是退却”“虚慕文明”“好高骛远”等多处不足。至今看来,这些提醒依然充满警示意味。青年时期是人生大厦奠基的关键阶段,最忌浮于不切实际的空想,最怕做事三天打鱼、两天晒网。如果瞧不上吃苦耐劳,不迁就平凡岗位,容不了基层苦累,生命因何变得坚强?如果心气旺盛、眼光高蹈,空想坐等干“大事业”,岂不会误入纸上谈兵、临渊羡鱼、守株待兔的歧途?
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工作时,就曾讲述过一个实干躬行的故事。正定七吉大队有个名叫郑春林的青年,年幼患小儿麻痹症,一条腿有残疾。然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,自费到北京学习绘画、照相的技术,给群众画影壁、画炕箱、照相来养活自己。他还在家里搞起养貂的家庭副业,并主动向其他青年传授技术,带动起许多养貂户。通过努力,他在七吉大队盖起了第一栋小楼。郑春林不悲观、不等待,创造出脱贫致富、帮扶乡里的不平凡事迹,堪称那个年代的“励志哥”。而这,正是知行合一、实干苦干的力量。
试看今日青年,总有许多闪光点令人艳羡:80后与改革开放共成长,知识充实、眼界丰富;90后与互联网浪潮共进步,思维活跃;00后出生于21世纪,沐浴着全球化的红利,视野宽广、开放自信。但是另一方面,青年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,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,情感心理尚未成熟,所以总离不开师长亲朋的指导浇灌,总需要到实践的大熔炉里百炼成钢。青年既立鸿鹄志、求真学问,也做奋斗者、做实干家,必将大有可为、大有作为。
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,因为孜孜不倦的付出生命所以气象万千,因为百折不挠的奋斗生活所以洗尽铅华。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”无论青春场景如何变幻,不驰于空想、不骛于虚声,脚踏实地、苦干力行,青年一定能创造出彩人生、成就有益于时代和人民的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