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家长们对于幼儿早期教育越来越重视,市场上各类早教课程也层出不穷。深晚记者了解到,为让家长们“早下决心”送孩子上早教班,不少早教机构纷纷推出免费“成长测评”,通过脑电波监测、观察分析、问卷调查等方式,提出看似具有科学理论依据的“专业”建议,并根据测评结果为家长推荐相关课程。专家表示,盲目为孩子贴“标签”可能适得其反,而来自家长的陪伴、支持和理解,以及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决心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。
家长对各类“成长测评”的关注,究其根源还是基于“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的焦虑。不少早教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想为孩子寻求“定制化”教育方案、望子成龙且急于求成的心态,打造了各种各样“一对一咨询式”的“成长测评”。其实,焦虑不是什么坏事,换个角度看,这也表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和重视。孩子们成长得更好,是我们共同的心愿。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找到最合适自己孩子的教育路径,倘若把教育重任一味“丢”给早教机构,最终只会既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、又让自己陷入更大的焦虑之中。
正如相关专家说的,“‘成长测评’很容易根据孩子在某一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内的即时表现,给出论断性、‘标签化’的结果,而这些理念的输出可能给孩子造成负面暗示,也容易引发家长不必要的焦虑”。我们常常说,孩子教育不是一件事情,而是一项工程。个中道理很容易理解,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一面,在成长期间也会不断发生变化,因此将孩子的兴趣和天赋限定在一段时间内,显然犯“刻舟求剑”的错误。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”,面对孩子可能不断变化的兴趣爱好,谁能够精准洞察其变化,并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引导?家长重任在肩,也责无旁贷。
早教的核心在于陪伴,而且是高质量的陪伴。生活即教育,孩子所处的环境就是课堂,因此,家长、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。家长在带孩子认知生活、观察不同事物的过程中,无疑对孩子有更为及时、全面及深入的了解,能够采取富有针对性的家教。孩子此时此刻对某个领域表现出特别的兴趣,当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等等,孩子成长路上的这些状态与变化,家长理应是最先意识到的人。应当说,高质量陪伴其实是全面认知孩子的最好方式,也是真真正正助力孩子“赢在起跑线上”。
教育路上没有捷径。有句话说得好,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人,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人。这意味着育儿的过程也在育己。在全面认知孩子和引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家长自身何尝不是在逐渐学习和“长大”。做称职家长是一场人生的修行,需要耐心,需要投入,审视孩子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反观自我,只要能做到这样,“和孩子共同收获成长的喜悦”就绝不是一句空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