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,再加上天气越来越热,口罩到底还要不要戴?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摘戴?成为近些天许多人的疑惑。相关的话题,也频频冲上热搜榜。
5月21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《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(修订版)》,"指引"适用于低风险地区,调整或增加了出入境口岸、工厂企业、学校等重点场所和人群的口罩使用内容,提出了现阶段口罩防护措施。
在超市、餐厅、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,公众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;在会议室里,确保有效通风换气,保持人员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,无需戴口罩……总的来看,口罩依然还是生活中的"必备品",而摘戴情况,则要视具体来具体分析。一般来说,在通风良好、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的情况下,就不需要佩戴;而在人流密集的地方,戴口罩还是必要的。
概而言之,摘戴口罩根据实际情形作出决定,灵活掌握。
这个话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,但将其置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,它所蕴含的"精准"含义值得好好说道说道。正如有专家说的,口罩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摘不摘的问题,而是要把它和整个防控措施统一起来考虑,如此方能让戴口罩的措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,由此更加凸显"精准"二字的价值和意义。
在某种意义上,"灵活掌握"戴口罩的背后,正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人们开启"新生活"的一幕缩影。
采取差异化策略,因地制宜、因时制宜,分级分类实施,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。不根据实际情况,疫情防控采取"一刀切",持续刚猛用力,对于有序复工复产和恢复正常生活的节奏,显然不可取;而防控松懈,给予疫情反弹的机会,更是我们承担不起的代价。倘若说此时摘戴口罩考验着一个人的"精准"判断,而一座城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,则必须"精而又精,细而又细,实而更实"。
小小口罩的摘戴,折射出疫情防控决不能前功尽弃和差异化精准防控的大理念。事实上,这也正是"科学防控、精准施策"的题中之义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,无论是相应的政策举措,还是个人的健康防护,都更为强调"科学"和"精准"。
目前,虽然疫情防控成效明显,但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知依然比较有限。着眼于每一个个体,这意味根据实际情形摘戴口罩,可能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要生活内容。而透过审视摘戴口罩的"小切口",或有助于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更好地适应"新生活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