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话说,一叶落而知秋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近日召开“清朗·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”全国视频工作会议强调,将严格管控网络名人账号异常涨粉行为,全面清理“僵尸”粉、机器粉,大力打击通过雇佣水军等方式的非自然涨粉行为,定期清理“僵尸”账号。
面对流量江湖的腥风血雨,事情正在起变化,这是破除虚假繁荣的好事。如今,网红和大 V之间相互的身份认同,很多是靠着粉丝量的多寡来进行鄙视链的位置安排。粉丝几万的,还真不好意思拿出来说。买卖粉丝已形成产业链,数据表现力成为平台和广告商家最为看重的东西,数据好看了,网络大v能吃到两头的红利,影响力关系到平台流量池的权重分配,粉丝消费能力变现则是商家必争之地。成也粉丝,败也粉丝,物极必反,买卖粉丝带来的虚假宣传终成车祸现场,如商家找网红站台,直播间观看人数几十万,订单却只有几百块,严重名不副实,但商家发现被欺骗也难维权。以假充真,这破坏了网络商业宣传的公平公正。
众媒时代,人人都可以是麦克风。网络名人或大v涨粉案例成经典,但是造假却容易无人知晓。从10万+阅读数再到点赞、在看,粉丝量似乎变得比真实能力、职务头衔更重要,粉丝量高得天下,拥有光环和话语权的网络名人们,甚至能凭一己之力就扭转舆论风向。这是非常可怕的,流量造假盛宴到最后,伤害的是兢兢业业的内容创作者和互联网生态。屏幕前的你可以试想,如果有百万粉丝量的“科普大V”说地球可能是方的,哪怕你从未听说过这个人,是不是也会对地球的形状产生怀疑呢?
靠着非法获取个人信息、网络技术等手段增粉,这赚的本来就是不义之财,从根源上铲除粉丝量买卖产业链合理合法,能对“假大V”流水线产生毁灭性打击,让流量江湖从沸腾到平静,钱难赚了,产业链自然也会做不下去。清朗生态,出手打假,全社交平台实名制也迫在眉睫,不能让“水军”“假名人”一类,换身皮就能随便回归。国家的规定下来了,最后还是得落实到各平台上,畅通举报渠道、明确惩处措施、规范审核、定时清理。
好的舆论场就得多点“活人气”,靠“僵尸气”“假人气”制造的名人泡影,终将破灭。
文字:梁煖
主播:金洪竹
剪辑:战旗
相关报道:
往期内容: